今后五到十年,政務信息化中最需要做的事有以下十件:
一、構建以云架構為核心的信息化技術體系。近幾年,政務信息化技術體系正在轉型,其核心部分轉向了云架構,這個過程幾乎是不可逆轉的。既然如此,應該以云架構為核心,重新構建一下整個信息化技術體系,包括云平臺、網絡、數據資源管理、標準化管理、應用支撐、移動應用等以及技術體系在不同層級、地域、網絡中的布局。
二、強化面向業務對象和業務管理的數據資源規劃。大多數情況下,我們對與業務對象相關的數據資源規劃做得好些,但需要從環境變化、業務發展等角度重新審視一下以往所做的,相信會有新的認識和做法。對與業務管理相關的數據資源規劃是以往不夠重視的,如果想深化數據應用對業務發展的驅動效果,需要關注業務形態、績效評價、發展趨勢等,相關數據資源規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三、構建基于數據應用的核心業務能力和能力輸出機制。能力構建一直是信息化建設中的重點,在新的技術體系和數據資源條件下,并考慮業務體制機制的變革,基于數據應用的核心業務能力建設既要展現能力的強大,又要適應新的業務運作,特別是要充分實現跨網跨業務跨地域跨層級的數據融合應用。能力向基層一線的有效、合理輸送,其重要性不亞于能力的構建。
四、重構科學、合理并具有柔性的業務信息化體系?,F有的業務信息化體系是對現有業務體制機制、業務模式的固化,比較典型的特征是面向具體事務和機構、邊界相對封閉,這樣的體系既有合理之處,也有問題存在。在新的條件、狀況下,業務信息化體系需要重構,特別是今后若干年,無論在技術發展方面,還是業務方面都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,新的業務信息化體系要能適應這種不確定性。
五、推進基于業務規范整合的基層信息化建設。“上面千條線,下面一根針”既是現實,將來也改變不了?;鶎有畔⒒ㄔO要致力于解決業務事權劃分不清、基層業務不規范、“千條線”業務在基層未充分整合、信息化架構設計中為基層考慮不足等因素帶來的問題。
六、推進以人工智能應用為核心的預測性業務和決策支持性發展。預測性業務要發展,需要在相關基礎社會科學研究、業務經驗(知識)總結提煉與體系化、數據資源規劃、人工智能算法研究、業務響應機制構建、預測模型的反饋修正機制等方面著力。決策支持性業務要發展,不僅要充分利用包括案(事)例在內的海量業務數據,構建體系化、數據化的業務知識體系,基于人工智能應用,在幾個核心業務領域和方向構建專家系統,還需要改革業務決策和評價機制。
七、建立支撐快速響應、協同工作的融合通信體系。將不同的通信手段和方式整合在一起,不僅要解決“聯系得上”的問題,還需要將通信整合進業務協同機制中。在新的信息化技術體系和業務信息化體系建設中,與通信相關的技術建設,包括基礎、終端、交互軟件等都應融合其中。
八、推進大數據條件下的業務模式創新。在新的背景、條件下,需要探究業務發展方式與途徑。業務模式創新要體現大數據應用特征,包括探索新的數據應用模式與應用場景,實現數據、技術、業務全面融合,促進數據應用對業務發展的驅動。
九、構建全方位、大縱深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。今后對政務信息化的最大沖擊大概會來自信息安全方面,因此,值得下功夫在這方面做點事,包括相關技術體系建設、合理優化信息化布局、強化安全管理機制等。
十、創新政務信息化發展方式。當一切都在變時,政務信息化發展方式當然也要創新,比如在信息化領導管理體制、建設管理模式、保障機制、專業隊伍建設、對外合作等方面都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,有足夠的創新空間。